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。
杨岩溪高兴的吃饭的时候屁股都不安稳了,动来动去的,眉开眼睛。
杨桃溪不由好笑的白了他一眼。
杨金溪是无所谓,他一向很宅,除了杨宏家,就窝在家里,顶多就是和同样书迷的杨宏去一趟镇上书店。
唯有杨青溪,眼睛时不时的瞟向程翠娟放在那儿的衣服,拿杓子的手骤然一紧,马上便低着头安静的吃饭。
掌心痛得更厉害了,可是,今天起来,谁也没有关心过她一声。
就连她的亲妈妈,眼里也只有杨桃溪!
“姐,去太公那儿不?”吃过饭,杨岩溪就问道。
“去。”杨桃溪点头。
答应的事,不去的话,太公估计又要赶过来了。
老人已经90高龄,平时虽然常出来散步,可到底不安全。
“我背你。”杨岩溪立即做出准备背人的架势。
“不用。”杨桃溪推开他。
她的脚事实上已经没事了。
“你俩,用着不推来推去的,你们爸给桃桃弄了一辆轮椅,就在外面放着呢。”程翠娟一边收拾着碗筷,一边笑着指了指外面。
杨海夏已经起身往外面走。
杨桃溪和杨岩溪跟了出去。
果然,门外面放着一辆木製的轮椅,做工简单,看着也笨拙,不过,很合适杨桃溪现在用。
“试试。”杨海夏把轮椅推了过来,神情淡淡的。
“谢谢爸。”杨桃溪挺高兴,也不吝啬这一声谢。
“姐,我推你。”杨岩溪兴衝衝的过去接手,“我们现在就去吧。”
“没刹车,下坡小心。”杨海夏叮嘱了一句。
这轮椅是他前几天就让镇上的木匠准备的,用的轮子是从废品站找的废自行车。
那自行车上除了轮子,别的都用不了,临时又找不着别的零件,就只能这样将就了。
“好嘞,我会小心的。”杨岩溪立即点头,催促道,“姐,快快,试试。”
杨海夏从厨房找了一块木板出来,铺在台阶上:“先把轮椅推下去。”
三格台阶的坡度可不平缓,坐着人推下来难免出问题。
杨岩溪听话的推下了轮椅,这才转身去扶杨桃溪。
杨青溪站在堂屋里,看着外面这一幕,眼神如同淬了毒。
“走啦。”杨岩溪等着杨桃溪坐好,大叫一声就往外面推。
“小心些。”杨海夏站在一边又叮嘱了一句。
这一声,是衝着杨桃溪说的。
小心什么?
杨桃溪心知肚明,回头衝着杨海夏点了点头:“村子里的路好走,我们会小心的。”
不经意间,她看到了杨青溪来不及收回去的恨意。
她干脆侧头过去,光明正大的望了杨青溪一眼。
杨青溪板着脸,扭身上楼。
杨桃溪撇嘴,指挥杨岩溪出了台门,一路向着杨家老台门而去。
村子里有很多的台门,而且,村子里有一半的人姓杨,可能称得上老台门的,也只有她太公所住的那个。
因为那儿有她太公这个曾经的教书先生。
而新台门则是因为杨海夏,在村里人的眼中,他和她太公一样,都是村里数一数二有出息的人。
杨家老台门在村子的中心位置,所以,台门朝向就和她家的不同。
两边相邻的台门形成了一条老街道。
临间的屋子就建成了两层的木楼,楼上住人,楼下开小店小作坊。
只是,动荡的年代,这些小店小作坊全都关了门,到如今,经济复苏之后,也就只有一家小店恢復了生意。
于是,这儿就成了村里人闲下来时最爱去的聚集地。
“太公。”
远远的,杨桃溪就看到被一群老人孩子簇坐在中间的老太公。
这一幕,仿佛穿越了时光,记忆与现实完美重合。